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发布,工业软件持续升温
2021-04-30

近日,工信部发布了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(征求意见稿),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


征求意见稿指出,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是:供给能力明显增强。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,国内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%和50%。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到10家以上。


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在《十四五规划建议》中被首次明确提出,工业软件做为智能制造产业的核心基础支撑,将在“十四五”期间进入产业发展提速期,并有望实现换道超车。这标志着工业软件已经成为国家科技领域最高级别的战略部署。


一方面作为工业领域里进行研发设计、业务管理、产品制造、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的相关软件与系统,工业软件被公认为“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”,在国内已形成了千亿级别的市场空间。


另一方面,这一领域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。这样的劣势,在与海外的科技争端引发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,国家高度重视工业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。对此,征求意见稿提出了“加强自主供给,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”的重点任务。 


这次剑指工业软件的国产替代任重而道远。我国国产工业软件起步晚、产品化进程缓慢,一直难以摆脱“底子薄、应用难、创新少”等发展困境。工业软件始终紧跟工业化进程,国家每年的工业化进程大概在20-30%增速,而工业的大脑——工业软件却连5%都达不到,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西门子、达索、PTC,他们有工业化进程的先发优势,增速中的20%被占领,国产工业软件生存不易,易立德就在这残酷的市场环境中拼搏生存。我们用优质的服务,过硬的开发技术取得了华为、美的的合作,并成长为他们研发体系内最大的供应商。支持我们走到今天的是我们对自主软件的认知和执着。要想掌握全球工业布局的主导权,就必须掌握大型工业软件的核心技术,研发设计类软件(PLM)是重中之重。


另一层面,5到10年内,一家比肩达索、PTC的大型自主研发设计类软件公司的出现,具有历史的必然性。我们易立德将选择承接这个历史的必然,因为我们有十一年的潜心打磨,并自主研发了研发管理软件平台以及PDM软件产品。该软件通过引入MDI和BDI的全新技术架构,引入MDA模型驱动架构的方式,实现业务服务的编排,同时结合自研的微前端框架,可支撑企业灵活创新,快速满足变化的企业环境和用户个性化需求。此款软件目前已经被众多的行业头部大型企业使用,在不远的将来在军工领域势必达成全面研发合作。


没有强大的工业软件,就没有强大的工业制造。易立德已经走到了前面,唯有不断突破创新,坚持技术研究,才能担负起软件势能驱动工业快速发展的使命。未来,我们会继续坚持工业软件主攻方向不动摇,增大研发投入,加快赶超国际巨头的步伐,成为一流的工业软件供应商,助力国家工业化进程发展!

更多新闻